蔡適陽擔任多年新創事業顧問,更在大學中教授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近來台灣興起新創社企浪潮,但是市面上的商業模式多半是針對大型企業所提出,蔡適陽講師將把他的顧問經驗結合許多國外社企實例為大家解析社企的商業模式,與大家分享專屬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
社企的內涵來自於想要解決社會的問題,社會企業家不僅需要熱忱的投入,還必須具備強烈的「使命感」,除了應以創新為手段,更應該勇於承擔風險、創造出更積極的「社會影響力」。在這邊蔡適陽講師以商業模式九宮格為基礎,為社企創業家整理出七大創業步驟:
- 明確定義問題和方案,並提出決策方案與評估方式。
- 請教該領域中的專家,參考過去既形成的方案。
- 決定組織型態,必須恰當且合法。
- 籌募資金,為新創事業找到關鍵資源。
- 爭取曝光度,找到合適管道將影響力擴散到整個社會。
- 尋找導師,適時詢問專業業師或顧問,隨時檢視組織。
- 形成對社會永續的影響力。
蔡適陽講師提醒大家關於社企的啟思,社企的初衷來自於想解決社會的問題,當問題不在了,社企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社會企業必須找到社會的問題、企業的機會。目前多半的社會企業是為了解決某個社會議題,蔡適陽提醒那就應該好好專注在眼前的議題上,而不是追求大型組織的發展模式,也不應該抱持著想要壯大拓展海外市場的想法。